[毕业生风采] 少年班的那些事儿——中科大少年班2007届毕业生蔡刘飞

发表时间:2011-05-06

蔡刘飞,1987年出生于安徽蒙城农村,自小成绩优异。在老师鼓励下,高二轻松上阵,参加高考一鸣惊人,成绩居全县前茅;经复试16岁的刘飞被中科大少年班录取,成为当年四十多名少年班学生一员,顷刻间名噪一时,成为县里明星似的人物。

蔡刘飞2007年从中科大少年班毕业,在校时连续三年获得唐仲英德育奖学金;现于纽约城市大学物理系攻读博士学位。

下文中刘飞现身说法,聊聊少年班的那些事儿,为神坛之上的少年班撩开神秘的面纱。

少年班历史背景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化浩劫,致使中国科技人才培养严重断档。在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期,1978年3月,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倡导,在邓小平、方毅等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和推动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建少年班,以培养在科学技术等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为国家人才战略需求服务。

中科大少年班创建33来,为国家乃至世界贡献了一千多名人才(见文末资料数据),产生了不少享誉国内外的响亮名字:如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张亚勤,哈佛教授美国总统奖获得者庄小威,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杜江峰,高僧宁铂等。期间中国十余所高校曾试点开设少年班,后以各种原因大多停办。目前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两校仍保留少年班。

少年班奇人异事

刘飞说,没经过高三备战的紧张体验,“挺遗憾”的;“多经历些事儿,人会成熟很多。”少年班学生的选拔程序,是高考初试后在科大复试。复试的测验科目包括英语、数学、物理和心理测试。复试题目非常难,但总不乏聪明过人的“怪才”横空出世——数学复试中,刘飞甚至没能做完全卷,成绩也只拿到一半的分数;而一个家伙居然提前一小时交卷,抛下一个不可言说的眼神飘然离去,令人顿生望尘莫及之感。这家伙是后来大学数学考试中不可多得的一位满分王。当然,刘飞拿手的物理考试自是另一番情形了。

中科大在选拔少年班学生时,坚持“破格选拔,因材施教”的理念;因此,召收的学生都“很聪明很聪明”,也有不少“不务正业者”。一位14岁入学的学生大学成绩平平,在注重GPA的科大里悠然自得,纯属另类,现已保研至中科院。他本人是游戏高手(据传在同一个键盘上打拳皇对战时,他狂按键盘以至于别人的按键都无效很快KO),喜欢玩时尚电子,手痒了就修改系统软件或文曲星等电子产品的程序;或索性自己编程,更加随心所欲。

某室友在退学边缘经努力把每门课补上,差一门课拿到保研名额,饮恨再战;3年后考至中科院,面试恰遇招生老师乃少年班师兄,当年也是27个学分的挂科者。如今28岁的师兄已是中科院导师级人物,“兄弟俩“相见恨晚,自不待言。

少年班培养模式

少年班学生入校后先不分专业,用一到两年时间集中在物理、数学、计算机、电子方向打好基础,大二才选专业,大三之后定专业内部方向。全校范围内所有院系专业都向他们开放,任其凭志趣特长自主选择;换专业、选课也享有极大的自由。可以说,中科大给了少年班学生“自由成长的空间和充分的自信”。

在这样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中,各种选择铺陈眼前:数学、物理、电子、计算机……令人眼花缭乱。而这些早慧少年普遍有着高涨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看到任何新东西都想立刻知道;外加超强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接受知识非常快。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难想见,少年班吞经狂人比比皆是,大学四年修满300多个学分、拿几个学位也算不得咄咄怪事。

天马行空的思考与学习方式

与其他少年班学生一样,蔡刘飞喜欢凡事自己去思索寻找答案。

读高中时刘飞很少接触计算机,为弥补自己的不足,进大学前的暑假用表哥电脑专心练习了打字。大二,刘飞依自己特长选定了理论物理专业。但是一直对计算机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想知道计算机核心硬件如CPU是怎么回事,便选了《微机原理》《数字电路》并自学了计算机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的课程,还参加了校内的机器人设计大赛,最终找到了答案,解决了心中疑惑。大三,在对人工智能好奇心的驱使下,选了《数理逻辑》,学完便把人工智能的原理差不多搞懂了。

两次“出走”,刘飞意识到自己对计算机并不如想象中那样有兴趣,因为它“太复杂”,“好不和谐,好不统一”。理论物理中,牛顿定律、能量方程都是多么简洁的公式,本质的规律带有简谐的形式美感;而计算机繁杂冗长的程序语言令人费解,如C语言每次需要定义主函量、参量、头文件,以及重复的编译运行操作实在让人郁闷。于是,他最终又回到了物理。N年后,刘飞发现了一个替代品——更注重数学内涵的数学软件Mathematica。 原先C语言的复杂计算程序使用数学软件现成的公式函数几句话就解决了。对于一个理论物理研究者,而非一个程序员来说,这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

由此刘飞道出了理科和工科的不同:理科生喜欢从根源探究事物本质,从现象中抽象出原理,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就像Scofield观察每个建筑物一样,计算机的结构有哪些,结构之间是怎样连接的?每个功能又是怎样实现的……而工科生更多关注的是如何在实际中应用,以实现成果。

这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手段果真不负少年班的培育之功呢!

早慧少年人格养成

中科大少年班风雨30余年,一路走来毁誉不一,质疑声从未间断;无前例可循,摸索中前进,这一切也在所难免;尚需学界和社会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然而确凿的是,我们认识的蔡刘飞,自认为是一个“轻松快乐”的人,尽管进大学前他“不善于交流”“不善于说话”,上台讲话前要反复背诵台词。大学里刘飞担任少年班的小组长和副班长,在琐碎工作中锻炼提升自己;并积极参加自强社的社团活动,在公益活动中培养责任感。大学毕业即出国深造;经过八年历练,今日的他,姿态活跃,应变迅速,处事从容,轻松流畅,快乐自足,令人愉快。

刘飞计划明年——25岁拿到博士学位,立志毕业后回归报效祖国。(文/韩延清)

 附:资料

2008年中科大向外界公布的少年班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

中科大少年班创办30年来,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人,已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前16届毕业生(1983~1998年)共590人,64% 的人获得博士学位,26.9%的人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约20%的人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有93人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 和国外终身教职,多人成为国际顶尖科学家;有超过70%的少年班毕业生活跃在海内外经济、IT、金融、制造等领域,其中在世界500强企业任职的约占 35%。

                                                            唐仲英基金会( 2011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