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公益•传承医德•相约苏大——记唐仲英基金会长三角四校医学院交流研讨会

发表时间:2012-03-09

唐仲英基金会在中国多所高校培养了一大批德智兼备的人才,我们也很荣幸加入唐氏大家庭。同时,我们又是非常特殊的群体——医学生,作为将要为医学奋斗终生的人,我们既感到无比自豪,也倍感肩负责任之重大。所谓“医者仁心”,没有善良的职业操守,就不能成为“悬壶济世”的好医师,作为唐仲英爱心社里的医学生,我们希望充分利用基金会的良好平台将自己培养成德智兼备的优秀医学人才;我们希望越过学校的界限,融为和谐的大家庭;我们希望将爱心与梦想传承并将之带到我们以后所奉献的事业中去。同时,四校医学院各具特色,通过交流沟通,可以相互学习,为我们以后的学术道路锦上添花。为了促进唐氏大家庭的交流与共荣,提升医学人的德育素质,更广泛的实现“薪火相传”的宗旨,我们在基金会朱勤老师的积极促成和四校合力筹办下于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举办长三角四校医学院交流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由朱老师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中的唐仲英爱心社成员自筹自办。

昨天进行了医院考察等活动后,今日清晨同学们和基金会朱勤老师一同赶往苏大。在烟雨蒙蒙中,我们领略了唐仲英先生捐建的炳麟图书馆的恢弘气势,穿过苏大美丽的校园,来到了会议室,会议于8:30正式开始。研讨会分为两档,上午进行医学相关问题的研讨,下午进行独具特色的四校医学院爱心活动项目展示。

大家热烈的掌声中,朱老师首先阐述了举行此次交流研讨会的目的:这次会议是我们响应基金会“开展创新活动”的号召,旨在促进医德培养,加强相互交流的医学院特色活动。朱老师对“癌症患者在上海求医受刁难”一事认真思考,并结合了爱心分队开展的龙华项目,提出了“医学生要更加关爱弱势群体、服务社会、奉献爱心,这次医学院特色活动主要由复旦上海医学院发起,交大医学院加盟,并不断向苏大和浙大推广,并努力推广到基金会涉及的21所高校”的目标,这也是在落实“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宗旨。朱老师对在座的基金会培养下的医学生寄以厚望,同时也阐述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分工明确,落实具体”的要求与期待。
 

                                        图- 1朱老师为大家抛砖引玉
      朱老师的一席话让大家心情澎湃,接下来,同学们针对几个医学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对于专业的定位。宋双双同学从自己与辐射为伴的医学影像学的角度出发,发表了“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并结合了同学父亲肾癌被误诊为肾结石的惨痛实例,让我们认识到医学生专业知识一定要精益求精;安东同学不仅将医学看作一种事业,更当作一种爱好和回报社会的方式;张璇提出“医生是奉献型的职业”等观点。

对于医学生的看待。师范类专业的苏君菊认为医生是和教师一样最需要有良心的职业,老师是拯救人的精神,而医师是解救人的身体疾苦。

而对于“医跑跑”的案例引发的医学现状尤其是医患矛盾的激烈讨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朱老师质疑家属为什么不救;方婕则从媒体报道的负面角度思考,“虚假新闻,大众理解不够”的观点新颖独到;陈亮讲述的感动中国人物吴孟超、王万青,并提出“两类优秀的医学人”——医学尖端科技人才和立足基层造福一方百姓的社区医师;朱老师和翟天航也都认为医患关系紧张与国民素质不高有关,强调了加强医患沟通,普及医学常识的重要性。朱老师还认为医学生应该给自己定好位置,不能好高骛远,要秉承医德,同时也表达了医生应该“人性化”的观点,这也是对我们的殷切期待。

此外,主持人还别出心裁的运用漫画罗列了当今医院的种种不良现象,诸如红包、先付医药费再实行救治、大处方等等问题。其中既有“以药养医”“诱导过度消费”的社会现状,也有患者群众对于医生的不满,还有医生职业本身的无奈。同学们“头脑风暴”式的研讨让我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避免了仅从医生角度或者仅从患者角度思考医患矛盾的局限性。我们从中收获颇丰,懂得了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也懂得了在行医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在患者的立场思考问题;更明白了交流沟通的重要性。这让我们这些还尚处象牙塔的未来医者们提前见识了社会的现实,我们渴望在唐仲英基金会德育教育的不断熏陶下,将来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在社会的大染缸里洁身自好,成为德才兼备、悬壶济世的好医师,展现属于“90后医学人”的风采。

最后,对于“我们应该怎么做”这一未来的设想,张彬发出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道德高于理智,坚持信仰,积极向上的呼吁。

尽管很多同学早已准备很多材料和想法,但因为时间有限,我们不得不结束研讨会。同学们意犹未尽,在中午东道主苏大与各校医学生结对聚餐时也有不少人在继续着讨论会上的话题。

 

                         图- 2会议休息期间,苏大同学的葫芦丝吹奏表演

午餐过后,我们便又齐聚会议室,进行了各个医学院公益项目的展示。我们秉承奉献社会和完善自我的两大目标,意在公益和医德两方面不断提升我们医学生的能力和德育素质。

复旦交大联合活动的“龙华项目”(负责人陈亮)作为星星之火,开展时间较长,内容细致完备,较为成熟。项目负责人将每个结对老人的相关信息进行整理并为每位老人建立独居特色的健康档案,诸如“帕金森症患者饮食健康”“癌症术后患者营养健康”等;而且本项目开展的“情系夕阳联谊会”活动十分成功,赢得了居委会和老人的充分肯定;本项目志愿者工作也细致入微,比如每次活动会考察天气情况,如果PM2.5偏高将安排家里聊天取代外出散步。但是,本项目也有不少缺陷,比如人员协调分工等不够明确与老人交流尚需改善等,这些在以后的活动中将会逐步完善。

浙大的“社区关爱行”(负责人宋立江)活动策划内容十分丰富,它涉及“结对帮扶”、“社区联欢会”、“社区联谊会”等。其常规项目结对服务包“走进禁区”、“携手共进”和“追根溯源”,分别从聊天、普及社会时政知识和整理相关资料等方面入手。浙大还将联合各方力量,比如杭州的邵逸夫医院,通过导医志愿者等活动,为一些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力图使老人得到真正的实惠。同时,参与者也在活动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之,比如第一次活动便发现与老人连续交流时间过长将对有些老人特别是高血压、心脏病等患者带来一些身体上的轻微影响等,这些问题在四校交流会交流上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是我们本次活动的最大收获之一。同时,宋立江同学提出了四校医学院联合进行老年人相关问题的大型调研的设想,我们可以通过实地调研反映一些老人相关的社会问题,并向当地相关部门建言献策,尽己之力改善老人的甚或条件,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以后进行具体的论证。
 
                                 图- 3浙大医学院爱心项目展示

苏州大学利用爱心学社已有的工作基础逐步开展“温馨夕阳”活动,同学们的才艺在社区赢得了高度的认可。苏大医学院爱心学社成员利用玲珑湾基地策划举行多项活动。包括“幸福档案计划”“病人心理关怀”“趣味性长者服务中心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苏大与浙大均为本学期初步开始相关项目,相信有如此详尽的筹划,一切将可以顺利开展。四校医学院活动将秉承两大特色——着力培养医学生的德育素质;走近社区与独居或者病残老人建立切实的情感关系,真正缓解老人“感情饥饿”问题——通过网络密切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让唐氏大家庭里独特的医学生群体的爱心之花在长三角地区华丽的绽放。
 
                                            图- 4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接着,全体与会人员共同宣读了唐仲英基金会长三角四校医学生联合宣言。该宣言也是唐仲英基金会培养下的四校医学生的爱心活动指导思想。全文如下
            我们是唐氏人,用爱心书写奉献,心怀感恩,践行公益;
            我们是医学人,用关怀镌刻责任,秉承医德,不懈前行。
            我们从不同的地方出发,怀着共同的信念奋进。
            投身公益,献身医学,用爱点燃青春的热情。
            服务,感知,成长。
            坚毅传承感动,理想立于实践。
            我们携手相伴,众志成城。
            推己及人,传承医学的圣洁;薪火相传,托起生命的绚烂!

最后,在《爱的一家人》的优美旋律中结束了本次交流研讨会。

本次会议结束之后,长三角四校医学院联合活动也将正式拉开。我们将通过网络紧密交流,在医学知识和医德两方面共同构筑医学的神圣殿堂。感谢唐仲英基金会给予我们医学人最重要的却又在中国大学教育里严重缺失的人文精神教育,我们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我们“90后医学人”的风采。

我们已经做到了让复旦上海医学院燃起的星星之火,点燃了长三角四校医学院;而且这些火炬将薪火相传,因为一代代的四校医学院的唐氏成员将不断地接过这个爱心接力棒。但是,我们更加希望,来自长三角的星星之火能够点燃中国21所高校的医学院唐氏兄弟姐妹。如果有任何其他医学院赞同我们的唐氏医学生宣言,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期望壮大自己的队伍。我们不仅要更多的服务独居老人、残障老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培养更多的德才兼备的好医师,这才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我想这才是唐爷爷最想要教育我们的东西。

我们唐氏大家庭的医学生们都行动起来吧,用我们纯白的服装、洁净的心灵、和永恒的爱心去彰显我们“90后医学人”的个性吧!中国下一代的医学事业将由我们担负起来,我们有必要向世人证明我们这群未来医者将是值得期待和信赖的!

      鸣谢:唐仲英基金会江苏办事处、唐氏投资、江苏盛泽医院、东道主苏州大学

      参与方:苏州大学爱心学社、浙江大学爱心社、上海交通大学晨曦社、复旦大学仁己社

                                                                     撰稿人:陈亮、杨君仪(复旦大学仁己社)
                                                                                       2012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