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张小丽同学的发言

发表时间:2000-10-03

爱,永无止境!

捧着沉甸甸的奖助学金,我们感受了唐先生的关爱,这是支持,是动力,更是压力。面对这样一份心意,我们能够问心无愧吗?为了能用实际行动更好地完成这张答卷,我们立下誓言:让我们的爱播撒四方。98年12月所有唐仲英奖助学金获得者携起手来,成立了苏州大学爱心学社。

翻开爱心学社用自己的行动谱写的"爱心篇章",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映入眼帘。

1998年暑假,我们开展了"义务助教爱心奉献"活动。理学院数学系一小分队赴徐州某乡村"希望之家"(专为残疾儿童开办的小学)开展"爱心助教"活动,外国语学院的文化科技服务小分队赴贫困地区--淮阴城北乡,与该乡的洪福小学签订了对口帮困协议;社会学院"义务助教"小分队深入苏州街道,丰富中小学生的暑期生活。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理学院化学化工系的特困生沈晓英同学,这个相继失去双亲的孩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上了大学。早在上大学前她就决心用自己的行动为帮助过自己的人们做些什么,到了大二,她再也按捺不住那颗火热的心了,暑假回乡,她奔波在镇政府与教育部门之间,在地方政府及母校的大力支持下,她与另一位苏大学生一起,在母校渡村中学为40多名初中生开办义务补习班,从英语、数学,到科学讲座,历时半个月共56课时,教学认真,效果明显。她在辅导学生们学习的同时,还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打扫校园的活动,对一些特困生更是从多方面进行关心和帮助,进行个别辅导,开展个别谈心,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困难,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沈晓英的义务助教活动,受到学生的欢迎,老师的认同,社会的好评,《苏州日报》和《姑苏晚报》分别以"真情回报父老乡亲--特困生义务助教"与"昔日倍受乡亲关爱,今朝真情回报父老------女大学生沈晓英暑期返乡助教"为题作了详细的报道。

1999年是国际老人年,于是"为老年人送温暖,献爱心"成为我们爱心学社活动的主题。为了便于活动的开展,我们以学院为单位,将社团分成几个小组,与校内那些无儿无女或子女不在身边的老教师们结成"一帮一"的对子,坚持定期上门服务,帮他们做一些诸如充煤气、打扫卫生之类的活。不少同学还将自己的电话号码留给老人们,力争做到随叫随到,老人们往往害怕寂寞与孤独,因此除了干活之外,陪老教师散步、聊天也成了我们的重点服务项目。重阳节,爱心学社带上一份份小礼物与老教师们一起欢度他们的节日,我们给老人们带去了生机与活力,带去了一颗颗真诚年轻的心。同时,我们也从老人身上学到许多,他们的健康向上的人生观,渊博的知识,为人处事的态度无疑都是我们学习的生动教材。原来,朝阳与夕阳串连起来会是这样一份不可多得的完美,历史中的代沟在真情面前被填平。

人文学院管理系刘文彬同学对老教师的义务护理工作实在令人感动。陈老师肿瘤开刀已经两次,如今被病魔困倒在病床上,骨瘦如柴,奄奄一息,而年近八旬的妻子张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刘文彬同学知道后,义不容辞地担起照顾的重担。陈老师大小便不能自禁,他耐心地为老人擦洗;老人怕寂寞,他拿来自己的小收音机为老人解闷,在他的精心护理下,陈老师终于康复出院。最近老人又一次旧病复发,正待第三次手术,爱心学社已增派人手,由数名同学轮班护理,让两位老人能度过难关,安安心心生活,为老人们做一点我们能做的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2000年暑假,由家住徐州、淮阴一带的七位爱心学社成员组成的小分队赴徐州最贫困的地区----睢宁县凌城镇,在凌城中学建立了"苏州大学爱心学社凌城中学义务助教站",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开设了英语、物理、化学、几何、代数等科目的入门辅导。他们以"三导"即辅导学业、指导行为、疏导思想为原则,开展素质教育,共办四个班,历时二十多天。他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在那贫瘠的土地上播撒了智慧与爱的种子。在这段日子里,有奔波的辛劳,建站的激动,教学的乐趣,同学们尝尽个中滋味,他们深有感触地说:"是爱,给了我们无穷的动力。作为一个特殊群体的成员,我们从社会、他人那儿得到了爱和关怀,又把酝酿在内心深处最深沉的爱献给那些同样需要帮助的人们。他们的点滴进步,感激的目光和话语都足以让我们欣慰……"。

数学系刘可同学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并借助政府的力量,帮助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继续学业。

物理系陈艳同学的母亲因车祸受了伤,作为女儿的她本应在身边照顾母亲,可她还是承担了海安义务助教小分队的组织工作和教学工作。医学院……

我们做得还远远不够,也许我们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大地上的一粒沙,但我们毕竟都在折射着太阳的光辉,反射着太阳的热情。

不管将来做什么,我们会尽力播撒爱的种子,用我们的爱去温暖他人,用我们的爱心行动去感染他人。

爱,永无止境!

                                                                                           苏州大学 张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