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你相识,携手同行——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金丽花

发表时间:2017-11-07

2017年初,我非常荣幸地获得仲英青年学者这一殊荣。我本科毕业于西北大学,在上大学期间就知道唐仲英基金会,知道西大的唐社,因为基金会每年都在资助着我身边优秀的贫困大学生,爱心社也经常组织捐款捐物下乡支教等公益活动。冥冥之中,似乎存在着一丝联系,2003年唐仲英爱心社在西大生根发芽,同一年我也第一次步入西大,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活,伴随着西大唐社的不断壮大,我也在一步步成长,并最终成为了一名西北大学化材院的一名教师。因此,当我得知被选为西北大学第一批仲英青年学者的那一刻,觉得一切是那么巧合而有默契,既激动又坦然,因为我与唐社早已相识。

2017年3月5日,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与唐仲英爱心社社员对接座谈会

当选仲英青年学者之后,我也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和使命,为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唐仲英基金会,了解西大唐社,我尽可能搜集相关资料,关注唐社的微博还有微信公众号,认真阅读往期的文章,争取早日进入状态,与西大唐社一起开展公益活动。古人云,大道至简,知易行难。我每每看到唐仲英基金会“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这16个字的宗旨,我都深有感触。原来公益事业不仅仅是帮助他人,捐款捐物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传递爱心的火炬,播种爱心的种子,才能让公益事业无限的传递下去。每每于此,内心对唐仲英先生的敬意油然而生,对自己肩负的使命也感到无尚的荣光。

2017年5月14日,组织参加小红帽大学实验室

从2017年年初到10月份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跟其他的仲英学者们一起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着承诺。除了积极参与一系列唐社的见面会,总结会等活动外,还分别参与组织了一次周末手拉手“小红帽大学游”和一次为期八天七夜的暑期手拉手活动,让我收获了满心的感动与希望,获益匪浅。特别是暑期在周至县育英学校的八天,在酷暑接近40度的高温环境中,没有空调,只有几台时而工作时而罢工的小吊扇,和我们西大唐社人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精心备课、争取上好每一节课,认真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在上课过程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农村孩子与大城市孩子在思想教育与文化素养上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因为农村很多父母还是忙于生计,基本把孩子学习教育全部寄托在老师的身上,没有时间与精力和孩子进行很好的情感沟通交流。例如像我们这次接触初中生阶段的孩子,都处在了成长发育的关键期,迷茫期,但因为内心的感情诉求得不到满足,很多的孩子把情感都寄托于虚幻的游戏世界,“王者荣耀”在这里居然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通过这段时间与孩子们的沟通交流,我们发现除了知识的学习,他们在生活上的烦恼、成长中的困惑,方向上的迷茫其实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关心与关爱。短短的一周时间,我们一起论历史、谈文化、讲地理,侃科普,或许我们暂时的出现也改变不了他们什么,但是我们在尽力以实际行动影响他们,努力激发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对生活和学习的兴趣与激情,给予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学习以积极正面的启发和引导,尽可能帮助他们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2017年7月9日-16日,周至县育英学校暑期“手拉手”活动

伴随着一次次唐社爱心活动圆满结束,仲英的爱心传递却不会停止!特别是有了几次手拉手活动的宝贵经验,我更加清楚了爱心传递的意义所在,不止是简单的知识传递,更重要的是希望的传递,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传递!在今后的日子中,公益事业也必将成为我工作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将以仲英青年学者的工作手册为指导,紧密积极配合西大唐社的爱心活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用心用情传递唐仲英基金会的宗旨,切实践行仲英学者的使命。相信在唐仲英基金会与西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在唐仲英爱心社和我们仲英学者的紧密配合下,唐仲英先生的爱心事业必将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