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英学者】山海曾相逢 ——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东天山考古记

发表时间:2021-05-31

 


任萌
西北大学仲英青年学者
作者简介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考古学系副系主任。主要从事丝绸之路与古代游牧文化考古研究,在新疆、内蒙古、青海以及中亚等地主持、参与多项考古发掘与调查工作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绵长的天山山系,犹如一条巍峨的巨龙,蜿蜒在亚欧大陆腹地。天山东端,巨龙回首勾住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正是古称“蒲类海”的巴里坤湖。湖畔广袤的巴里坤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为了探寻古代人类的文化遗存,2017年以来,西北大学考古学科的三位“仲英青年学者”——马健、习通源和任萌,带领考古专业的同学们,与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东天山考古队”,对位于东天山北麓、巴里坤湖南岸的海子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与研究。

 


海子沿遗址位置图
东天山考古队

 

海子沿遗址位于新疆巴里坤县海子沿村,原本是一处隐藏在草原深处的低矮土丘,表面遭受了一些破坏,暴露出石墙、陶片、灰土等古代人类活动的迹象。我们循着这些线索,展开了科学严谨的发掘。

 


海子沿遗址发掘前

 

日常的考古发掘,充满了艰辛与枯燥。新疆夏季的阳光炽烈毒辣,稍不留神就会被晒爆皮。每逢阴雨,却又寒冷彻骨,令人瑟瑟发抖。时不时还有突如其来的狂风大雨,我们手忙脚乱地保护重要文物和设备,等想起自己躲避时,已经浑身泥水。草丛深处,蚊虫如潮,不得不点燃牛粪驱赶。至于辨认层位、动手挖土、搬石块、拍照、测绘,更是最普通不过的家常便饭。经过一天的高强度劳作,等到“带月荷锄归”时,往往浑身疲惫,腰酸背痛,手臂发麻,嗓子沙哑。晚上还要整理资料,文物入库,记录入系统,工作到深夜才能休息。

 


发掘场景
狂风

挖土

伏地发掘

清理墙面

 

然而一切辛苦和单调都不会消磨我们的热情和努力。手铲与青石碰出火花、铁锹轻快地铲土、快门的节奏、无人机的嗡鸣、键盘的击打,汇聚成一组恢弘的交响乐。层层叠压的彩色地层、终于理清的层位关系、整整齐齐的石墙、干干净净的人骨、碎了一地的陶器、装满大麦的罐子、埋在墙根的狐狸、精致逼真的青铜羊距骨……探索的快乐、发现的惊喜是我们坚持不懈的动力。

 

马健老师指导学生辨认遗迹

习通源老师指导学生使用全站仪测绘

任萌老师现场教学

清理陶器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经过两年的发掘,我们确认海子沿遗址是一座大型石结构房屋建筑,东西长约45米,南北宽约40米,在东天山地区已发掘的同类遗存中规模最大,我们戏称它为“豪华湖景房”。其沿用时间约在公元前1300-前800年,至少经历过3次建造-使用-废弃的过程。

房址第一次建造和使用是在公元前1300-前1100年,第二次是公元前1100-前900年。在这两次使用过程中,房址由多道内外墙体将室内分为12个房间或空间,不同房间显示出了不同的功能。

位于北部中心位置面积最大的两个房间,其石墙内壁用泥块构筑泥墙,泥墙的内壁还贴附有横向的原木,显得非常考究,应分别具有主室、前厅的功能。主室周边有几个很小的房间,可能具有门厅、耳室等功能。其中一个房间内有成堆的大麦,可能是储藏粮食之所。

 


海子沿遗址第一、二次建造使用时期平面图

石构墙体

 

主室之南的几个房间,分布有较多的石砌灶和土坑灶,显然应具有厨房一类的性质。而主室之东空旷的大型空间,有可能是院落。

房址第三次建造和使用约在公元前900-前800年,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本的墙体内外都被填埋起来变成了土丘,古人在土丘顶部修筑人工平台作为活动场所,留下了灰坑、灶、陶器等生活设施。

海子沿遗址规模宏大、结构复杂,应是高等级居住生活场所或集体活动场所。从遗迹遗物的特征可以看出,当时人类过着农牧兼营的生产生活方式。而它三次建造、使用和废弃的原因,仍是吸引我们不断去探究的未解之谜。

在考古发掘的同时,我们还秉承唐仲英基金会“服务社会、奉献爱心、推己及人、薪火相传”的理念,以“考古联通古今,公益连接你我”的思路,带领同学们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宣传保护珍贵文化遗产,也深入了解了当地农村社会。

每周一的早上,我们都会在遗址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恢宏的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无比壮丽地映照着蓝天、雪山和草原,在国旗下考古,令我们感到无比激动和光荣。参加升旗仪式的不仅有考古队员,还有协助我们发掘的数十位村民,到后来,连附近的老乡都受到感染,主动要求一起参加升旗仪式了。

 


升旗仪式

 

海子沿遗址在发掘前,曾遭受了人为破坏,主要原因在于当地群众并不认识、不了解这类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在发掘期间,我们积极向当地公众和媒体宣讲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加深对家乡历史文化的了解和热爱。还联合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与当地中小学合作,举办了两次大型公众考古活动,组织中小学生来考古发掘现场参观、体验,收获了良好的社会赞誉。从小朋友们好奇、兴奋的面庞中,我们看到了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已经逐渐在群众中生根发芽。

 


中小学公众考古活动

 

我们还组织考古队员和唐仲英爱心社成员,多次深入当地农村和山区开展民族调查活动,到哈萨克、蒙古族牧民家中和牧场做客,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聆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的所思所想。

 


山区游牧民族调查

 

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与当地群众的相处非常亲密。考古队驻地就在海子沿村,我们和各族村民们一起劳动,每逢村中喜事,也时常受到邀请,一起唱歌跳舞,欢声笑语,其乐融融。2017年7月,我们驻地隔壁的哈萨克族老乡家突发火灾,考古队员们奋不顾身投入救火抢险中,更是加深了我们和老乡们的情感,几个十分卖力的小伙子,还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作“好巴郎子”。在探索发现的同时,还能服务社会,利益人民,收获满满的友谊和温馨,这何尝不是考古的魅力和公益的初心所在呢?

 

 

与哈萨克族群众一起载歌载舞

义务救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