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2006届毕业生吕良波——我与基金会的故事

发表时间:2011-03-04
华南校友会·吕良波

本人吕良波,现于广州从事考古方面的工作。2002年进入西北大学学习,当时家有三兄妹上学,情形艰难。进入大学多次申请助学贷款过程中,意外得到唐先生及基金会的资助,方才解决了后顾之忧完成学业。

就是这样让我走进了唐氏大家庭,慢慢受基金会宗旨的影响。我们属于基金会在西北大学资助的第一批学生,所以承担了筹建西北大学唐仲英爱心社的重任。在此过程 当中,本人作为积极分子,参加了一系列的活动,04-05学年竞聘上了爱心社外联部部长,负责爱心社的外联工作。期间我们爱心社作为一个新生社团,各方面的管理制度尚未建立,我作为其中一份子与爱心社其他负责人商谈爱心社的各项制度,并逐步形成了每年举办爱心活动周和毕业生欢送晚会等;在校园宣传基金会的 基本情况,搞捐赠活动,参加慰问等活动。随着基金会对周至县活动的开展,多次到周至参与社会调研、支教等活动,通过活动慢慢对自己有所影响,作为一个学生 有难得的机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的工作能力,最重要的是参与活动中,与爱心社的同学们建立了深厚的兄弟姐妹感情,我们这些兄弟姐妹至今还保持着紧密的联 系,特别是我们的指导老师欧建东,也几乎与我们打成一片。

2004年国庆节作为在校学生参加了于浙江大学举办的第三次交流会,与兄弟院校进行交流,参会过程中,意识到我们爱心社的活动与兄弟院校的差距,让我们更有动力和压力去搞好以后的一些活动。由于受到唐先生的资助,多次见过唐先生,被唐先生的个人魅力所感染,因此作为一个受其资助的学生,与唐先生合影是本能的期望。但是在参加交流会期间,考虑 到受众多学生的追捧,唐先生毕竟年龄较大,与唐先生合影只是在脑海里闪烁,并未付诸于行动,但是在一次分组交流当中,与唐先生握了一次手,至今难忘。

2008年国庆节期间,恰逢本人于北京参加国家文物局的培训,作为毕业生参加了于清华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唐仲英德育奖学金交流会,期间再一次见到了唐先生,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唐先生老了很多,行动已经不是很方便,但是还坚持亲临现场参加交流会,与我们这些受资助的学子见面。由于已经参加工作几年,作为一个社会人员,不再是单纯的学生,对社会有更深入的了解,而在此时也是有所迷惘的阶段。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唐先生在第五次德育奖学金交流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什么是你个人追求的目标?”、分辨是非、追求梦想等等让我记忆深刻,也因我对自己人生的迷茫而切实地联想到自己的身上。要追求什么,同时指导着自己的专业工作,在自己的专业上虽尚未取得重大成绩,但是应该说还是有部分成绩,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的。

参加工作后,本人一直都关心基金会的情况,时常到基金会的网站看基金会新闻,当然特别关心的就是我的母校有什么活动。

基金会网站上的信息得知,毕业生们在华东的校友搞的红红火火,所以想着由于珠三角为经济发达地区,很多获得唐仲英奖学金的毕业生都选择到广东这边工作,在广东这边的唐氏成员也不断的在增多;为了加强大家之间的联系,非常希望能成立唐仲英基金会华南校友会,把大学时期爱心社那样的氛围延续下去,以促进获奖学生在走入社会后的各方面的交流学习。并先后几次与基金会的于勤姐联系,表达筹建基金会华南校友会的希望,并得到于勤姐的支持,提供了当时在华南地区工作的毕业生的信息,并根据基金会网站上提供的各受资助学校的爱心社负责人,发了邮件,望他们通过本校的邮件和QQ群转达于华南地区工作的毕业生,让他们奔走相告,有华南校友会那么一个组织。经过不断的努力成功建立了华南校友会的QQ群,并且现在入群人数近百人。在深圳宁甲辉的组织下,也开展了部分聚会活动,但是联系和宣传等方面还未能做到位,而且华南地区没有基金会资助的学校,所以好像少那么一个大本营,现还未能全面的与大家联系上;我们的活动,还不是很理想,绝大部分毕业生就是在同一城市也没有见过面。近日,受韩延清的鼓舞和要求,望能尽快与大家联系上,逐步能搞一些活动。在此利用这个机会呼吁与呐喊,望能得到基金会更大的支持,把在华南地区工作的毕业生都联系起来,同时由于毕业生跟母校应该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希望各个学校的爱心社团能给予协助。

                                                           吕良波
                                                          201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