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吴森同学的发言

发表时间:2000-10-03

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在奉献中升华心灵
——记上海交通大学"晨曦志愿服务社"

上海交通大学"唐氏奖助学金"是一九九八年四月由唐仲英先生在我校设立的,是目前我校所有奖助学金中最特别的一种。说她特别,不仅是因为"唐氏"的金额度较高,更主要的,是"唐氏"与众不同的选拔方法和她积极的社会意识,以及由此基础上散发的深远影响和意义。

"晨曦志愿服务社"是上海交通大学"唐氏"奖助学金获得者为响应唐仲英先生的号召,本着"服务社会,奉献爱心"的宗旨自发组织的服务性社团。晨曦志愿者服务社成立于1998年5月,创始人为97级20名受助同学。与校内其他社团不同的是,"晨曦志愿社"的活动均是义务性的,"晨曦"作为一种精神的象征,在交大校园中打出了自己的旗号。"晨曦"始创时,下设五个小组,实行组长负责制,20名同学在校园内外开展助人奉献活动,包括义务家教、照顾孤寡老人、社区居委服务等。这一阶段的"晨曦"刚刚迈出了"星星之火"的第一步。

1998年增加20名同学后,"晨曦"开始设立组织机构,并实行例会制。服务社下设组织部及九个小组。组织部负责策划活动主题、方向,指导活动,考核活动内容和进行情况,并在例会上交流总结活动经验,促进活动的效果,开创活动新思路。每次例会都设定了议题,并确定下个月活动方向。各小组除了义务家教等传统活动外,还开展了法律讲座、计算机义务教育等具有一定专业特色的活动,对象主要为社区群众和进修学校学员等。这一阶段的"晨曦"已逐步走向成熟。

1999年"晨曦"又增加了20位同学,服务社扩大到13个小组。各组根据校内外的需要开展多种项目的活动。此时"晨曦"制定了管理章程, 形成了规范的社团组织管理、例会制度、考核制度,并且加强了社团宣传力度,增设了意见箱,每位同学每年交会费20元,以作活动基金用。这一阶段,"晨曦"进一步强调服务形式与质量,同时结合同学们各人情况、特长,因人因事而宜提出不同的要求。目前97、98级同学仍坚持为孤老送药、义务家教、社区宣传活动等;99级同学新开设的"代理邮箱"取得了一致好评,同时还进行了一些义务维修及一些公益劳动。现在的"晨曦"正焕发着一股蓬勃的、新鲜的活力。

三年来,"晨曦"走过的是一条锤炼之路。在这三年的锤炼中,每一位"晨曦'人都有一段自己的故事。在这里,我们已经不仅仅是"唐氏"的受益者,更是"唐氏"精神的传播者。"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在奉献中升华心灵",很多同学从自己策划、参加的活动中深深地感到了助人的乐趣,仿佛一缕清风,"唐氏"精神荡涤了原本蒙在同学们心头的阴影,而促使他们以一种高昂的姿态、博爱的精神去抚慰这个社会的创伤。也许他们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正是这股微弱的力量,带动的却是这个时代所需要的精神!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每一个"晨曦"人来说,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是对"唐氏"最好的回报,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晨曦"人不管在学习上、工作上、生活上都表现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韧劲,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晨曦"的60位同学中,大多数成绩优秀,有4 名同学获得"优秀生"称号;很多同学工作认真负责,受到同学们的爱戴,有3位同学担任院系学生会主席职务;26名同学被评为"校三好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值得一提的是陈 为同学的发明"高楼逃生器"获得国家专利;姚未同学用自己在歌唱比赛中获得的奖金建立了"锦程助学金",用来帮助更困难的同学,三好标兵董燕同学也将奖金投入"锦程助学金"中……这些动人的事迹,令人喜悦的成绩,都是"晨曦"的骄傲,更是"唐氏"的骄傲!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晨曦"即将迎来它的第四批成员,而1997级的20位同学也已步入大学生活的最后一年。我们相信"晨曦"精神将届届相传,"晨曦"进一步推向校园,推向广大的同学。在这个"铁打营盘流水兵"的校园里,让我们为"晨曦"祝福,为"唐氏"祝福,为交大祝福:

——在实践中锤炼品质,在奉献中升华心灵 

                                                                                             上海交通大学 吴森